全国政协委员马光瑜:新建小区配建居家养老场所

广州日报 2016-03-03

  昨天是全国政协委员集中报到的日子,记者了解到,不少政协委员的提案都与社区管理和配套设施建设相关。


  对于“街坊两会”,全国政协委员、广东省农业厅副厅长、省妇联副主席程萍直言,自己也关注了《广州日报》的“街坊两会”栏目,倾听老百姓呼声。


  程萍认为,随着老龄化趋势加剧,越来越多的子女选择把老人送往更专业的养老机构,“现在的年轻人工作压力大,现实很难让他们能在工作、抚养孩子和赡养老人之间做到面面俱到。其实,老人去社区养老机构应该被看作像把幼儿送到托儿所一样正常”。


  而对于社区服务硬件配套,有市民认为,社区医疗等配套尤为重要,但往往却是有规划无落实。程萍建议,应当在开发商获取土地开发权时加入硬性标准——多少面积用来造幼儿园、托老所?社区医疗机构放在什么位置?


  全国政协委员、广东省政协副秘书长马光瑜今年的提案也与社区老人托管有关。他认为,应加强社区居家养老设施建设。他介绍,我国公共养老服务体系仍难满足需求,一床难求的现象不时见诸报端。因此,加强社区养老势在必行。


  对大量独生子女家庭而言,一个人一般要面对好几个老人,经济上、精力上负担沉重。因此,开展居家养老服务,应由政府主导,各种社会力量共同参与。


  市民周先生


  老人行动不便,一个人在家里,我们上班外出都不放心,而且,像我妈妈这样的状况只会越来越坏,我们一点办法都没有。妈妈患有较为严重的老人痴呆症,就近进入了社区日间托老中心,中心提供康疗服务,老人的病情得以缓解。


  国政协委员、广东省政协副秘书长马光瑜


  应该将居家养老服务场所、设施作为必要的公共基础设施来建设和规划。明确多少人口的社区,就应当必须相应配置一个居家养老服务场所。同时,新建规模较大的小区时,也应该同步建设居家养老服务场所。为降低运营成本,政府可以将这些场所免费或以较低费用委托给居家养老服务机构运营。


  全国人大代表倪惠英


  老人院的建设力度应该加大,现在有不少老人院的配套是不足的,需要完善。如今很多老人院属于社会资本兴建,政府应该对私立老人院的建设加强引导,将其视为福利事业,给予资助和减税,让老人院建得更好。


  全国人大代表龙芳


  政府对养老提供的配套要释放年轻人的活力,帮助年轻人减轻负担。但政府建设的公立养老院床位不足,而私人兴建的养老院收费偏高。老人退休金低,除了支付老人院的生活费用,一旦出现大病,还要负担医疗费,压力不可谓不大。社区的托管中心也是增加养老资源供给的有效途径。但是社区托管中心无法对高龄老人提供足够的照顾。当老人年事已高,健康问题较多时,需要得到更多的照顾。


  全国政协委员、广东省农业厅副厅长、省妇联副主席程萍


  应当在开发商获取土地开发权时加入硬性标准——多少面积用来造幼儿园、托老所和各种公共设施?社区医疗机构放在什么位置?市民就医是否方便等等。


  捎话给代表委员


  年轻人活动稍少


  作为从外地来穗工作的人员,我感觉这里的社区服务还是很周到贴心的。而从我作为外来人员的角度来看,我真心希望有更多帮助我们融入当地社区的服务和活动。社区里的很多活动,针对老人和孩子居多,针对我们这些年轻人的活动感觉还是少了些。


  让设施“活”起来


  社区的硬件建得好,更要用得好。我发现,很多市民不会享受社区已有的好硬件,譬如健身路径,老人家、小孩子喜欢去摆弄下,年轻人却用得比较少。这当中有一个问题,怎么让社区的好设施、好服务“活”起来。亲自体验固然是转变观念的办法之一,基层单位主动提供服务,吸引市民参与也很重要。


  软件要对接


  目前,较大的问题是社区硬件和软件的适配、对接上,也就是怎样通过服务将现有的社区公共硬件用好,譬如,针对社区公共活动空间与场所问题仍未得到很好解决、部分社区的公共卫生与宠物饲养问题时有发生,这些问题需要关注。